博书网
博书网 >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> 第8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2节

 

说实话,齐五郎此刻还处于三娘那番分析所带来的强震撼状态中。

最近这段时间,因着老皇帝的态度,使得那些刚被调遣回来的太子旧人可谓是受到了不少的优待,春风得意的很。

便是那朝堂上,近来也渐渐的传出了老皇帝想要立皇太孙的风声。

于是想跟袁家攀亲的世家大族里面,比韩家家世好的更是一大把。袁家之所以会选择韩家,想来除了韩彻这近十年来所展现的才干,未必没有他原来那太子旧人身份的缘由在。

“行。”大娘应下了。

过了会,大娘又忍不住叹起气来:“唉!联系不联系的,都不是什么要紧事。咱家原也没想着要去攀什么高枝,就是这三娘的婚事……让我好生着急啊!”

“你也别急,咱家三娘这般聪慧,不愁相看不到好郎君的。”齐五郎说道。

而就在三娘这番分析后不久,京城便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起因是那位在信州被监管时给韩彻写过书信的周安,此次他也被赦免回京,并且还官复原职。

可他职位虽然恢复,旧主却永远回不来了啊!

于是周安在大喜大悲之下,情绪难以控制,便作了一首悼念旧主太子的诗。

怀念旧主,为其亡故来作诗悼念,本也无错。

奈何周安在诗里面还表露出,可惜他回来的这么晚,以至于未能见到英明贤德的旧主最后一面的无限痛苦和悔意。

然后这首诗在京城很快便引起了轩然大波,更如同是触动了本就箭在弦上的弓弩扳机一样。

一时之间,其他党派的朝臣们纷纷弹劾周安,言道周安这哪里是做诗悼念亡故的太子,分别是借着这个缘由,在指责老皇帝当初的行为!

并且其他党派的这些朝臣们还不止是弹劾周安一个人,还连带了其他那些才刚被老皇帝赦免回来的太子旧臣。

瓜子

因为不止周安一人作诗悼念亡故旧主,抒发自己的情感。其他的人在回京之后,也或是作诗,或是在与人交往时,宣泄了一下情绪。

其实也能够理解,当初朝廷既是对他们在做处罚,给这些人择选的发配流放之地,便都是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。

从政治中心到恶劣落后之地,当时还得了老皇帝“纵缝恩赦,亦不在量移之限”,便等同于宣告一个政治者的“生命”自此终结。

古往今来,有多少官员便是因流放发配,最终大受打击,没等多久人便没了的。

就连当初原身不也是如此?

结果就在这些人遭受了十年的磨难,几乎都已经认命的时候,事情又突然有了转机。

他们当初一心追随的太子亡故,老皇帝愧疚之下,把这些人又全都赦免,召集回京,给予他们官职任用,还诸多优待。

而对这些人来说,这份天大的喜悦是建立在旧主亡故的基础上时,他们心中自然便难免悲戚难耐。

然后其他党派的人便抓住了这一点,全力进行弹劾。

“承蒙圣上洪恩,方才赦免周安等人。身为臣子,合该心怀感念,报答君恩。然他们却满腹怨恨……”这些人一张口,便把周安等人的这些行为打成了是在宣泄对老皇帝的怨恨和不满。

周安等人自然不敢认下,便极力替自己辩驳。

然后其他党派的人对此更是早有准备,甚至还有人站出来,逐一细数那一日,谁谁谁在哪个地方,说了哪些宣泄怨恨和不满的话。

当时还有哪些人在场,都可以为这些事做证。

事情都是真的,不满和怨恨确实也有。哪怕周安这些人在宣泄时,很是清楚自己不能去表达这方面的意思,可难免也暗含了些情绪进去。

坐在最上方的老皇帝,此时便也用带着审视的眼神,在注视着周安等人。

哪怕心里早就知晓这次的弹劾,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党派之争上,可对老皇帝来说,周安这些人的行为也是他不能容忍的。

对于太子的亡故,老皇帝确实愧疚悲痛。

但这份愧疚,老皇帝能允许自己,却不能允许作为臣子的指责。

老皇帝还是一个君王,周安这些人才一回来便敢借作诗暗藏对自己的怨恨,这样的臣子,他们所忠诚的对象永远不可能是自己。

那么这样一群人,他还有必要把他们留在京城,予以重用吗?

于是当韩彻在柏州收到消息的时候,周安这些才刚被赦免没多久的太子旧人,又全都被老皇帝再次贬谪。

这第二次贬谪,还属周安最惨。

周安被贬到了望州,去任职辖下的一个县令。

这个望州也是下等州之一,还是一个全是山窝窝的府州。

之前有意过三娘的袁御史比周安的情况稍微好些,但他也是被外放去了一个下等府州,任职那里的刺史。

这一场事件,也让韩彻看明白了,老皇帝从未想过真要立什么皇太孙。

瞧着是其他党派在攻击打压太子旧臣,却也是他们在试探老皇帝的心意。若老皇帝真有这方面的意思,对于周安这些坚定的太子党人,哪怕他心里再如何的愤怒,也会想办法维护一二的。

只是经过这场事件,要不了多久,朝臣们肯定也会继续加大力度去催促老皇帝立太子了。

这也不再只是简单的党派之争,而是整个国家的迫切需求。老皇帝越是年迈,太子便越发需要尽快确定。

说到这新太子的人选,只怕朝廷接下来又得有一番极其激烈的争斗了。

不过这些事情,总归还是跟现在还远在柏州的韩彻扯不上多少关系的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