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书网
博书网 > 嫁给农户的山居生活 > 第48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8节

 

顾朝朗还没有回来,时乐就把菜先放在锅里温着。

不过片刻,顾朝朗就回来了。

时乐正在院子里溜达,看见他推门进来招呼了一声就跑回灶房,拿盆倒热水端到院子里,“快过来洗手,准备吃饭。”

顾朝朗应了一声,“我把东西放到后院就来,你先吃着。”

时乐也没接话,就在院子里等他。

等顾朝朗开始洗手,时乐才进去端菜盛饭。

“今天做了蕨菜,你尝尝,这些日子天天吃土豆白菜我都有些腻味了。”

顾朝朗一看桌上放着两碗凉拌蕨菜,就知道是时乐特意给自己留的,他伸手夹了一筷子自己的那碗尝了,“好吃,我也许久没吃蕨菜了。”

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说些闲话,倒也显得有几分热闹。

翌日,四月初六,立夏。

时乐天刚亮就起床忙活,今天立夏,得吃立夏饭,还有煮鸡蛋,寓意着消暑祛病。

这天顾朝朗也没有下地,跟着时乐一起忙活。

时乐琢磨了一下要用到的东西,就对顾朝朗道:“你去后院摘一点豌豆,我昨日瞧着有不少能吃了。”

顾朝朗点头去了,时乐就在灶房里开始忙自己的。

昨晚泡好的糯米和淘洗过的大米一起放进锅里备着,然后洗腊肉切丁,土豆切块,春笋也切丁,这春笋是昨天摘蕨菜回来的时候特意去竹林挖的,许是时令过去了,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根,勉强够今天吃。

时乐忙这一阵顾朝朗已经剥好一小碗豌豆了,看见时乐手上动作停了,顾朝朗才问道:“这些可够了?还是再剥一点?”

时乐看了一眼道:“再剥一些吧,多一些豌豆味道更好。”

顾朝朗点了点头,又继续剥豌豆。

时乐把火塘上的汤瓶拎下来,换上炒菜锅就开始炒菜,热锅烧油,依次加入腊肉,土豆,春笋翻炒出香味,最后加豌豆,炒至六七分熟,加盐调味出锅。

炒好的食材放到装米的锅里,加水没过,煮熟就可以吃了。

吃前要先拌一拌,让肉的咸香,豆的清爽和米的醇厚充分混合在一起,这样味道更好。

吃饭的时候时乐还往另一个锅里放了两个鸡蛋煮着,等吃过饭刚好可以吃鸡蛋。

今早的早饭吃得早,不过巳正,两人已经吃完饭收好碗筷了,想着一会儿的事情,他们也没有耽搁,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就出门往祠堂去。

“嫂子,你们也来了?我还说我们是来得最早的呢。”

“这不是想着图个吉利嘛,一大早我就把那小崽子叫起来了。”

“婶子,您瞧着今年可是丰腴了,好福气啊。”

“哈哈,是吗?等会儿上秤称称,今年得闲,我也觉着我是胖了。”

……

时乐和顾朝朗刚到祠堂门口就听到里头的笑声和说话声,打眼一看,满院子都是人,时乐有些惊讶,按理来说大家都是吃过饭才来的,怎么他们都那么早。

时乐没来得及多想,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在叫他,“乐哥儿,快进来,你们怎么那么慢?这里都开始了。”

时乐顺着声音望过去,是一个姓王的嫂子,前两天他出门经常遇到,一来二去也熟悉了许多。

“嫂子,这就来,开始许久了吗?”

“可不是嘛,都过了十来个了。”

时乐回头望了顾朝朗一眼,两人就从人少处往前走。

立夏自古有“验肥瘦”的习俗,传说中这一天人们称过体重之后,就不怕夏季酷热,也不会消瘦,没有疾病灾祸缠身。

现在这年头,平头老百姓缺衣少食的多,不说灾荒年间,就是风调雨顺时,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,再加上田地里的活计重,还有徭役,吃得少,干得多,自然而然人就会消瘦。

人一旦过瘦就容易生病,没有银钱就会缺医少药,许多人只能自己熬着,或者根据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法子去山里找一些草药煎水喝。

所以立夏这日,大家都会早早吃过饭,一个村的人聚到一起,用大秤称体重,希望接下来不要瘦,也不要生病,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地过一年。

“称重”是很有讲究的,用的大秤长度比一个人还要高,一把四周用架子固定的小竹椅挂在秤钩上,秤和竹椅都缠上红绳,寓意着吉祥如意。

另外,最重要的一点是秤砣只可向外挪,不能往里移,报体重时逢“九”便报“十”,还有一些小的讲究,都是为了图个吉利。

负责称重的一般是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中年人,或是口齿伶俐人缘好的,但也不固定,村里人不少,都是轮换着来。

时乐凑过去看时正在称重的一群小孩儿,时乐看着脸熟的只有五六个,剩下的都没怎么见过,年龄也从三四岁到十几岁不等,再小一些的就是由自家大人抱着已经早早称过了。

时乐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们刚往前凑就看到顾大伯和伯娘在前头,还有堂哥一家三口,李秋芳也看见了他们,就招手让他们过去,然后和他们一一说了刚才的事儿。

李秋芳说完才笑着道:“你们怎么来这么晚?我方才看了一圈不见你们,要是再不来我都要让你们堂哥去叫你们了。”

时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小声道:“想着还早就吃了饭慢慢来的。”

李秋芳也笑着拍了拍他的手,“也不算晚,现在来正合适,离轮到我们还早呢,先是幼童和少年,然后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的老人,最后才是咱们。”

时乐点了点头,就站在李秋芳身旁看着前面称人的场景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