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书网
博书网 > 雄兔眼迷离 > 第135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5节

 

薛弋寒是否明白魏崇意欲何为,无人得知。只他惯有的淡然,既未承认过,也并未反驳。不过从旁人角度看来,他这样子也无可厚非,承认了显的骄矜,不承认,又让人觉得是在自谦。

且薛家的小东西,本来也养的不差。和薛璃一对比,薛凌无论学什么都来的又快又好,性子也坚毅。就算现在是个黄毛小儿,总有一天要顶天立地的。所以稍微夸大其词,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。

但如果魏崇对过往了若指掌,薛老爷子临死之前必然也交代过真相,就算薛弋寒分不清魏崇故意抬高薛凌是想借悠悠众口逼他,还是出于多年情谊高看薛凌一眼,他必然都是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的。

只是,薛弋寒没娶天家贵胄,已可见端倪,又遑论后来之事。这其中或许还有柳玉柔之死太过悲戚的原因。反正魏崇一日没有明示,薛弋寒便一日没有送薛凌回京的打算。

这些纵横权术,本就不曾摆到过明面上。儿子养在老子身边又属天经地义,那些讲究忠孝仁义的翰林谋臣总不能站出来参一本说薛家有反心。

几朝先帝皆是行孔孟之道,尊尧舜之行。将子为质这件事一说出来,倒和薛凌心之所向的结果不谋而合,皆是“刨了魏塱祖坟”。魏崇显然是没这个打算,何况梁国现在还是一匹油光水滑的锦缎,他只需要薛弋寒添添花就已足够。

终究皇帝与薛家,是几百年的君臣典范,现今仍是朝堂楷模。

那点子处心积虑培养出来的情谊,还是派上了些许用场。纵魏崇常有生疑,但并未到置薛家于死地的地步。他想着只要薛弋寒这位把兄弟能有个微末交代,确保魏家皇权万万年,要不要薛凌回京,也并不是那么紧要。

试探来的简单而直接,薛弋寒述职之后留宫中夜宴。当时场面和以往君臣同乐没什么不同,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后,魏崇开怀胡人已三年未有动静。宴上推杯换盏者,并无谁跟薛弋寒出过兵。然那场战事重提,绘声绘色者众,皆如亲历。

情到深处,魏崇伸指:“黎民万千,皆仰仗弋寒一人。”

门外雪下的纷纷扬扬,薛弋寒熏熏然喊“固衡胡言,要被老师罚的。为人臣子,君王耳目手足尔,耳目手足安有自得其道?故而恭敬以顺,听从而敏。黎民仰仗的,哪里就是臣了,分明是臣听从的君,固衡莫不是在自骄。”

四座哗然,薛弋寒说的是臣道,喊的却是皇帝小字。魏崇已登基为帝,便是薛弋寒与他幼来玩闹时这般叫过,这等场合已是大有逾矩。太傅老头本人亦是座上宾,反应比谁都快,摔了杯子喊:“前几句也一并念了吧。”

薛弋寒起身一抖衣襟,跪倒在地:“臣逾矩。”

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臧否。”

薛弋寒没答,却是魏崇正声接了话,别有意味看了两眼跪着的薛弋寒,没有喊他起来。

君心不可测,屋内一片死寂。皇帝与薛家,就算生了嫌隙,也不能借着这点微末小事发挥。先帝在位时间也算长,故而魏崇与薛弋寒的年少时光拉的颇久。如果才为君两三载就翻脸无情,总是有点古怪。

一群人都是大浪淘尽之后剩下来的风流人物,什么场面没见过。没有把握的事,多说多错,少说少错,躲的一时是一时。

好在尴尬并没持续太长,魏崇板着的脸突而放开,哈哈大笑,指着薛弋寒喊得欢快:“偷合苟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”。又转向太傅道:“我替弋寒背过了,老师饶了了他罢。”

江闳记得当晚珍馐玉盘,那时他还没冠上国公的名头,关于皇室与薛家的廊腰檐牙更是无从得知。若人人都瞧的出来里头龌龊,那多年的“手足情深”实在是白演了。

也未必就是演,凭什么不能是真的呢。不管老虎是出去什么心态将那个娃叼了回去,又有谁能断言,长大之后,老虎与孩子之间的情谊是假的。

人血俱是一腔温热,年少莫逆,同窗共读,连喜好都着人特意引导着,如果什么也生不出来,何苦费这么多心思。

江闳是被一张大饼生生砸醒的。夜宴大半年之后,某日散朝,魏崇将他召入书房,笑说魏熠年岁见长,开蒙已久,该正经着入学了,问江闳可愿让家中长子江玉枫伴读。

江闳且喜且惊,喜的是这等好事居然落他头上,惊的是魏崇的态度全然一本正经,是切切实实的在问他愿不愿意,而不是那种委婉的命令我要你家儿子伴读。

他知魏崇一直恭俭从谏,但并非毫无主见,日常也是君威甚重。且伴读这事,算皇恩浩荡,怎么也轮不到问他一介臣子愿不愿意。只当时境况,没时间给他细想。便是有,他也未必就会选其他的。

“臣,何德……”

------------

跳梁

江闳屈膝跪下,双手交叠,额头重重叩在地上。这饼太大,他吞的太急,整个卡嗓子眼,一时半会咽不下,卡的“何能”二字都没喊顺溜。

魏崇快速绕过书桌,亲自扶起江闳道:“京中众家小儿,朕独喜你家大郎。”

江闳喊了两句谢主隆恩,欢天喜地的将江玉枫丢进了宫。过往本该到此了结,给太子培养些势力实属理所当然,上几代与薛家多也是这个缘由在,江闳并未作它想。

变故来在江府的某四五六七八房姨娘说是有孕了。江闳本人并不甚喜女色,只府中一直人丁单薄,洒了些银子出去权当买几尊送子观音供着。毛病出在谁身上没个确切说法,反正买回来的七八个小娘子也并未实现他三年抱俩的愿望。而江家家大业大,江闳本人也有好几个兄弟叔侄,只他尤为出彩罢了。但这个出彩,若是后继无人,要来又有什么用。

再看如今江玉枫是下一任帝王的身边人,江家子嗣本就要多多益善才好。猛然听得家里那么多肚子总算有了个动静,喜的他揽尽京中名医,力求日日拿云团裹着那小娘子过活,就怕一个差池没了。

只要能平安落地,儿女他都喜欢的很。若为男,就跟玉枫一样,兴家辅国,若为女,借着哥哥的名义,青梅竹马,来日方长。便是此生愚且鲁,江闳都觉得也无甚要紧,府里多个奶娃喊俩声阿爹也是桩喜事。

此时离江玉枫伴读已有数月,人一送进宫,他这个当爹的想见还得通传,江夫人早晚叹气,怨着不该揽下这苦差事。时间一长,江闳也多有心焦。

仍是散朝后的单独召见,连天上日头都相差无几。江闳看魏崇脸色为难,颇有些揣测。近来要紧的政事不多,但大小也有那么几件。哪朝哪代都不能完全海晏河清,自魏崇登基以来,从未出现大规模的饿殍遍地,足以说明他治国有方。只梁境泱泱万里,不顺心的东西总得隔三差五来点。

江闳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朝事,捡了两件自认为重要的正要开口。却是魏崇先深深叹了一口气,继而道:“你家玉枫,朕心甚悦。”

这话与江闳想的事风牛马不相及,不过他瞬间反应过来,恐是江玉枫在宫里犯了什么事,赶紧跪倒在地,请魏崇怜江玉枫年少不知事,若与太子有何不当,他这个当父亲的愿一力承担。

他趴在地上,看不见魏崇脸色有些古怪,只听见脑袋上方君王语调在偌大的御书房里如烟云渺渺般飘忽无定。以至于他事后怎么回忆,都想不全魏崇当时究竟说了些什么。

直到魏崇喊了一声“起来吧,坐着说话。”

江闳擦了擦鬓角冷汗,躬身退到椅子处坐下,方缓缓抬头看向魏崇。他自然未敢直视,只略抬了头能让魏崇看见自己脸上表情,免得帝王生疑。虽不知道今日所谓何来,但他已然得知,皇帝叫自己来,并非国事,而是为了江府家事。

后宅风雨本是大多无人知,且江府的小娘子珠胎不及三月,连个妇人闲话都没传出去。江闳从不宠妾,江夫人也长恨自个儿不能替江府开枝散叶,故她从未有过什么拈酸吃醋事。初听得有了孕,喜的金银吃食堆到那小娘子屋里无法下脚。江玉枫伴读后,江闳在朝中平步青云,府上又缺了什么去?

缺了一碗花红,天家才有的。

江夫人从未干过这种事,她捏着那碗茶汤走的战战兢兢。想换个人来,又怕枝节横生,事关江玉枫,她一个为娘的,找谁也放心不下。何况那小娘子,对当家夫人放心的很,若换个人去,还不定闹出什么。

你瞧黔驴声高技几何?须知流缓之处多水深。

常见人面红耳赤,声高语长,问来所争不过几枚铜板。而那些翻云覆雨事,大多是在夜黑风高夜发生的无声无息。当晚江府与皇宫同遇一弯弦月,微微一丝几不可见,掩去京中妇人轻啼,只留了个万籁俱寂。

岁月又过白驹,江闳位列公卿,无人敢言辞置喙,只偶有戏谑一二,说国公惧内。魏崇笑言“阃令大于军令,朕也要惧皇后三分”。群臣山呼英明,和魏塱朝堂并无二致。梁上下政减刑清,端的是太平。

江府多年再未添丁,要不是江玉枫叔伯那几家不缺人口,怕是江老爷子也要天天叹气江府单传了。不过,随着江闳位极人臣,那些人非但没能更上层楼,反而江河日下,倒给江闳赚了个任人唯贤不唯亲的好名声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