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书网
博书网 >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> 第115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5节

 

从那段路经过时闻着两边美食摊传出的香味, 程蔓馋虫都被勾出来了, 忍不住戳陆平洲的背问:“我们晚上吃这么早, 回家后你很容易饿吧?”

陆平洲说:“我晚上吃得多。”

“吃再多, 骑这么久的车回去也饿了吧。”程蔓吸吸鼻子, “而且你不觉得这里很香吗?”

陆平洲听出来了,他媳妇不是在问他饿不饿,而是在告诉他,她馋了。

陆平洲刹住自行车,扭头正准备问她想吃什么,话到嘴边又想起来:“路边的东西,你能吃吗?”

程蔓眼神飘忽:“偶尔吃一下……应该没事吧?”

陆平洲看看左右的摊贩,说道:“你选一样最想吃的吧。”

程蔓一听就知道他是同意了,笑着说了声「你真好」,便将手里装鸡蛋的篮子交给他,从自行车后座下去绕着那些摊子转悠起来。

这时候出摊没有后世那么方便,用的通常是煤炉,旁边摆张桌子放食材,招牌没有那么花花绿绿,天黑后照明全靠从两边店铺透出来的灯光。

所以说是夜市,实际上这条街的生意做不了太久,基本两边店铺关门,他们就会陆续散开。

程蔓他们经过这里时,正是这条街上最热闹的时候,大多数摊位上都坐满了人,看穿着都是附近国营厂的工人。

也有排队买了食物用饭盒装走的,这样的人基本都是附近住户。

程蔓手上没饭盒,也不太敢用老板提供的碗筷,看来看去只买了两张烤得焦黄的锅盔。

刚才陆平洲怕程蔓买太多,这会却又觉得她买得少,问:“就这个?你不再买点别的?”

程蔓摇头:“下次吧。”

“行。”

回去的路上,陆平洲没把装鸡蛋的篮子还给程蔓,她坐在后座,一手抱着陆平洲的腰,一手拿着锅盔,自己咬一口,再给陆平洲咬一口。

锅盔两边稍厚,越到中间越薄,咬上去酥酥脆脆,还有梅菜的咸香。

牙齿咬碎锅盔发出的咔咔声中,程蔓在夜市街勾起的馋虫渐渐被按下去。

……

但这馋虫没有被按下去太久,可能是怀孕后的激素影响,又或者是知晓怀孕后的心理原因,程蔓很快发现她变馋了。

新的问题也冒出了头。

因为学校食堂太难吃,新学期开始后程蔓一直在校外解决中晚饭,但发现生理期推迟后,程蔓就没吃过路边摊。

一个人时她能安慰自己不干不净吃了没病,可有了孩子后,她就算不为自己想,也得为孩子考虑,所以学校食堂再难吃,她也忍了。

但现在,她觉得自己有点忍不住了。

食堂真的好难吃,而且食堂里的全是大锅菜,素菜多荤菜少,没什么营养,平时吃一次还行,怀孕这么长期吃下去,肯定营养不良。

改吃路边摊更不用考虑,他们卖的食物还不如食堂饭菜有营养。

自己做饭也很麻烦,他们家离菜市场有点远,每天来回光路上就要花半个多小时。他们家又没冰箱,冬天还好说,夏天只能当天买当天的菜,否则很容易坏。

她早上八点就要上课,如果自己做饭,每天六点半之前就得起床。

而她,大多数时候都是起不来的。

所以过去一年里,除了假期,她买菜下厨的次数非常少。

这不行那不行,程蔓只好想别的办法改善生活,琢磨来琢磨去,她就想到了请保姆、其实早在计划上大学后要孩子时,程蔓就考虑过请保姆的事。

这事早几年有点敏感,现在都改开了,一般人都不会管这么多。而且他们在学校外面买了房,请了保姆陆平洲那些同事也不知道,不用担心影响不好。

但之前程蔓想的是从孕期最后两个月开始请,她知道只要怀相没有差到必须卧床休息,怀孕前期行动其实不会受影响,就像她大嫂,怀程明兄弟俩时都在岗位上坚持到了生产前。

因此,怀孕初期程蔓没打算请人照顾。

直到真的怀上,程蔓才发现孕期需要注意的事比她想象中多得多,而这些事,是她在忙碌学业时没办法兼顾的。

于是,这天晚上陆平洲回来,程蔓就跟他提起了请保姆的事。

陆平洲听后并不觉得意外,他一直都知道程蔓不爱吃食堂。

只是他每天天没亮就要出门,晚上回来又差不多七点了,自己的晚饭都是匆匆解决,所以临江大学食堂每天供应什么菜,有没有营养,他不是很清楚,也就没有思考过解决措施。

这会听程蔓说起,便问道:“是因为食堂饭菜不好吃?”

“有这方面原因……”虽然程蔓知道自己嘴馋,但她不是很想承认,便扯理由冠冕堂皇道,“但更多的是为了孩子考虑,上周做检查的时候医生不是说了吗?让我主意身体,保证每天的营养,我们食堂的饭菜……嗯,没什么营养。”

“这确实是个问题……”陆平洲思索起来,过了会问,“你打算去哪里找人?”

程蔓想几十年后存款都在手机和银行卡里,出门手机钱包一装就不怕人偷。而且银行卡转账都有短信提醒,就算卡被偷了也能及时挂失,损失不会大。再加上能在家安装监控,随时随地查看,通过中介公司请陌生人当保姆风险也不大。

而现在虽然也有信用社,能存款办存折,但第一代身/份/证还没有研发普及,取钱不用人证合一,有存折就行,最多再带上户口信息。

要是请个手脚不干净的陌生人到家里,等他们发现对方偷钱,说不定人已经逃之夭夭。

程蔓想了想说:“我想先问问妈有没有认识的人,最好能找个住在我们大院里的,这样知根知底些。”

机械厂职工院里的住户,每家至少有一个人在机械厂上班,很多还是双职工家庭,都有工作。

虽然改开了,但国营厂正式工作还是很值钱的,毕竟不是谁都有段辉的魄力,工作说不要就不要,带上行李就敢背井离乡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