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书网
博书网 >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> 第199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9节

 

上头条的报道一般会附上一两张照片,至于哪张能用,一要看记者觉得哪张合适,二要看主编同不同意。

于东现在也不敢确定什么照片能用,所以在写稿前他需要在不滥用胶卷的前提下,尽可能地多拍照片。

而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记者,于东自然清楚什么情况该拍照,什么情况没必要拍。

活动开始到现在,他一共只拍了三张照片,一是从后往前拍的合照,二是程蔓侃侃而谈的单人照,再就是这张前十学生的合照。

入镜的人也都知道于东的身份,虽然国人都不是很注重这方面的隐私,但程蔓觉得还是应该尊重他们。

所以学生和家长入座后,她第一时间告诉了大家今天有市晚报的记者来采访,大家都可能被拍上报纸的事,如果有人介意可以提前说出来。

介意的家长并不多,而且因为大合照是从后往前拍,只能看到家长们的后脑勺,所以拍照时没有人躲到一边。

领奖的学生也都觉得这是荣耀,拍照时不但没人躲开,还特意整理了头发和衣服,生怕照片没拍好。

拍完照片,领了奖的学生陆续回到座位,程蔓则又回到了桌子前。

刚站定,程蔓就听到第一排有家长说话,弯腰凑过去听了会后抬头笑道:“刚才这位家长问我,奖金不是发完了吗?剩下的这一摞钱是干什么了?现场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疑问,我统一回答一下,奖金还没有发完,这一摞钱也是奖励。”

现场响起笑声,有家长直接大声问还有什么奖励,被奖励的有几个人。

程蔓听后却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大声说道:“刚才发奖金的时候,大家应该都有注意到,今年我们辅导班有一名学生考出了六百一十八分的好成绩,这个成绩,不仅在启明星辅导全体考生中排名第一,还在全市考生中排名第二,全省考生中排名第三。”

虽然经过前几次的议论,现场大多数人都知道了何子明的高考排名,但听到程蔓一个个报出他的名次,大家仍控制不住心里的羡慕。

家长羡慕的是何子明父母,学生羡慕的则是何子明本人。

程蔓看在眼里,继续说道:“我说到这里,大家应该听出来接下来要上来领奖的人是谁了,没错!就是何子明同学!”

程蔓向何子明伸出手,并在看到他站起来后拿起奖励证书,边打开边后退一步说道:“何子明同学,为了奖励你在今年七月份举行的高考中,取得全省第三的好成绩,经启明星辅导全体教师讨论决定,给予你一千元奖励——”

?!

这次不止后排的家长,前排也有人问:“奖励多少?是一千吗?”

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听错了。

但一个人可能听错,两个人、三个人,甚至参加活动的所有人,不可能都听错了吧?

所以四顾张望,看到前后所有的人都是一脸震惊后,大家心里就有了答案。

只是仍有人不敢相信。

那可是一千块啊!

现场坐着的人家境其实都不差,家里大多是双职工,夫妻两个月收入加起来没有一百,也能有七八十。

但一千块也差不多是他们一年的收入,而他们都有家累,上要养老人,下要养孩子,一年下来能存三四百都算多的。

不,何子明拿到的奖金还不止一千,他刚才还拿了个第一名奖励一百,两个奖励加起来有一千一。

而现场很多人,夫妻两个人上班,要三年甚至更久才能攒到一千一。

如果说刚才程蔓说奖励何子明一百块时,下面坐着的家长们只是心头火热,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后悔激动了。

后悔的是已经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,早知道考全省第三能奖一千一,过去一年里他们肯定会督促孩子努力学习。

激动的是准高三生的家长,他们都开始幻想明年自己孩子上去领奖了。

虽然理智的家长,知道六百一十八分不是谁都能考到的,全省第三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到的名次,但面对一千一的诱惑,没人能不心动。

既然何子明报了辅导班,就说明他以前成绩没那么好,能考出现在的成绩都是辅导班的老师教的。

他报班后能考出全省前三的好成绩,自己孩子……呃,可能考全省前三还是有点困难,但成绩是不是能提高一点?

拿不到千元大奖,能提高成绩考上大学也行啊。

下面坐着的家长,性格不算是理智还是冲动,都越想越激动。

而拍下何子明从程蔓手里接过证书和奖金的于东,转过头看到家长们脸上的表情时,脑海中浮起一句话———

这次的头条稳了!

……

活动结束后,何子明母子没有直接回去,他们还要跟程蔓等人去一趟辅导班接受于东的采访。

接受后续采访的有三个人,分别是何子明、程蔓和高珍。

不过因为何子明之前接受过一次采访,所以这次于东只补充问了他七八个启明星辅导相关的问题。

高珍接受采访的时间时间也不长,问题主要围绕着她怎么加入启明星辅导,以及对何子明的印象展开。

跟他们比起来,程蔓接受采访的时间要长得多。

于东有太多太多问题想问程蔓,他想知道她为什么会办辅导班,也想知道为了这次高考,她和辅导班的老师做了那些努力,还想知道她对辅导班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……

不知不觉,他们聊了将近一个小时。

采访结束后,于东回到报社,翻出之前采访何子明的资料,比对着这次采访,洋洋洒洒写了篇长达六七千字的报道。

写完稿子还需要再润色润色,该删减的删减,该补充的补充,等稿子初步确定,他拍下的照片也已经洗好,可以送审了。

审核过程很顺利,只是在确定报道刊登的位置时,主编有点犹豫。

晚报记者很多,负责本地新闻板块的也不止于东一个人,他有头条稿子,别人也有。最终谁的稿子能上,谁的稿子先上,都要主编来定夺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